刘备

蜀汉昭烈帝 · 仁德之君 ·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

刘备画像

汉昭烈帝刘备

刘备(161年-223年6月10日)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,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,谥号昭烈皇帝,史称蜀汉先主。

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,自称汉室宗亲。他早年家贫,以贩鞋织草席为生。后投身军旅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。在乱世中,他先后依附公孙瓒、陶谦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多个诸侯。

在徐庶、司马徽等人的推荐下,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,形成"三足鼎立"的战略构想。赤壁之战后,刘备取得荆州,后夺取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为汉,年号章武。

大事年表

公元161年

出生

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,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

公元184年

参与黄巾起义

黄巾起义爆发,刘备与关羽、张飞桃园结义,投身镇压起义的队伍。

公元207年

三顾茅庐

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,请出"卧龙",形成《隆中对》的战略规划。

公元221年

称帝建国

在成都称帝,国号为汉,年号章武,建立蜀汉政权,史称蜀汉先主。

主要成就

👑

建立蜀汉

赤壁之战后,刘备先后取得荆州、益州,于221年在成都称帝,建立蜀汉政权,与曹魏、东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
⚔️

桃园结义

与关羽、张飞结为异姓兄弟,情同手足,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。三人忠义无双,共同征战,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。

🎯

隆中对策

采纳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战略,联吴抗曹,先取荆州,再图益州,最终实现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。

📜

仁德治国

以"仁德"著称,爱民如子,深得民心。在治理蜀汉期间,推行仁政,重视农业生产,发展文化教育。

🏹

白帝城托孤

夷陵之战失败后,在白帝城病危时,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,展现了知人善任的胸怀。

📚

礼贤下士

尊重人才,广纳贤士。先后得到诸葛亮、庞统、法正等杰出谋士的辅佐,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。

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

—— 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