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期杰出的战略家、外交家
鲁肃(172年-217年),字子敬,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、外交家。临淮东城(今安徽定远)人,出身士族,少年时就有壮志,好击剑骑射,慷慨有壮节。
鲁肃在东吴集团中地位显赫,历任奋武校尉、横江将军等职。他早年辅佐孙权,提出"鼎足江东"的战略,后又促成孙刘联盟,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鲁肃为人忠厚,深得孙权信任,是东吴政权的重要奠基人之一。
出生于临淮东城(今安徽定远),出身士族家庭。
在周瑜推荐下,鲁肃率领部曲百余人投奔孙权,提出"鼎足江东"的战略构想。
在曹操南下之际,鲁肃出使江夏,说服刘备共同抗曹,促成孙刘联盟的形成。
参与指挥赤壁之战,以少胜多,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在任上去世,享年46岁,谥号"文",后改"昭"。
鲁肃早年在孙权面前提出"鼎足江东"的战略,认为应先立足江东,再图天下。这一战略为东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鲁肃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,在赤壁之战前后,他成功斡旋于孙刘之间,建立并维护了孙刘联盟,对抗共同的敌人曹操。
鲁肃不仅善于谋划,也具备实际的军事指挥能力。在赤壁之战中,他参与制定作战计划,为东吴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鲁肃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,推行仁政,深得民心。他主张以德服人,反对穷兵黩武,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。
夫存不忘亡,安必虑危,古之善制兵者,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