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勇猛善战,智勇双全
魏延(?-234年),字文长,义阳(今河南桐柏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 以勇猛著称,随刘备入蜀,屡立战功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担任前锋, 曾提出著名的"子午谷奇谋",但因种种原因未被采纳。 魏延用兵如神,深得军心,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。
随刘备入蜀,参与平定刘璋之战,因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
在汉中之战中表现突出,刘备击败曹操后,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
刘备去世后,继续辅佐刘禅,被任命为督前部,领丞相司马
诸葛亮首次北伐,魏延担任前锋,提出"子午谷奇谋",但未被采纳
诸葛亮去世后,因与杨仪不和,最终被马岱斩杀,三族被诛
魏延身先士卒,作战勇猛,在多次战役中都表现出色。他在汉中之战中击败郭淮,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。
魏延善于用兵,曾提出"子午谷奇谋",计划率军出子午谷奇袭长安,虽然未被诸葛亮采纳,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。
作为汉中太守,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,成功抵御曹魏多次进攻,确保了蜀汉的北境安全,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管理能力。
陈寿:"延既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又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。"
裴松之:"魏延虽勇猛,然性矜高,不协于人。"
现代观点:魏延是一位被低估的军事天才,他的"子午谷奇谋"虽有风险,但体现了非凡的胆识和军事才能。他的悲剧结局更多是政治斗争的结果,而非军事能力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