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龙出山
诸葛亮(181年-234年),字孔明,号卧龙(也作伏龙)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、文学家、发明家。
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,死后追谥为忠武侯。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。其散文《出师表》为千古传诵的名篇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改造连弩,可一弩十矢俱发。
生平事迹
隐居隆中
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阳都,早年丧父,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。叔父去世后,隐居隆中,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期间常自比管仲、乐毅。
三顾茅庐
刘备经徐庶推荐,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。诸葛亮提出著名的《隆中对》,为刘备规划了夺取荆州、益州,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宏大战略。
辅佐刘备
赤壁之战后,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荆州、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先后担任军师中郎将、军师将军等职,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。
托孤辅政
刘备病逝白帝城,托孤于诸葛亮。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,被封为武乡侯,领益州牧。期间平定南中,五次北伐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主要成就
政治成就
推行法治,整顿吏治,发展生产,使蜀汉政权在三国纷争中得以稳固。制定《蜀科》,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。
军事才能
善于用兵,治军严明。在赤壁之战、汉中之战等著名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。六出祁山,北伐中原。
发明创造
发明木牛流马(运输工具)、孔明灯(热气球)、诸葛连弩(改进连发弩)等,展现其非凡的智慧。
经典语录
"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"
"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"
"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"
"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"
"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"
历史影响
诸葛亮被后世尊为"智绝"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与忠义的化身。他的政治理念、军事思想、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在民间,诸葛亮被神化为"智多星",成为智慧的象征。他的故事通过各种文艺形式(如《三国演义》)广为流传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如今,"诸葛"已成为智慧的代名词,"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"等俗语深入人心,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尊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