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学者在投稿或进行学术评估时,会使用知网查重系统检测自己的论文。一个常见的问题是:已经发表过的论文再次提交到知网查重系统时,查重率往往偏高。这是否正常?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。
当一篇论文已经公开发表,尤其是被知网数据库收录后,再次使用知网查重系统检测该论文,系统会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文献进行比对。由于该论文本身已在数据库中,系统会将其识别为“重复内容”,从而导致查重率显著升高。
此外,如果论文中引用了大量已发表的文献,而这些文献同样被知网收录,也会增加查重结果中的相似度比例。
虽然已发表论文的高查重率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需要展示较低的查重结果(如用于职称评审等),可以考虑以下方法:
1. 使用不同查重系统: 不同查重系统数据库覆盖范围不同,可尝试使用万方、维普等其他系统进行检测。
2. 查重前排除自引: 部分查重系统支持“排除本人已发表文献”功能,可在检测时勾选,避免系统将自己已发表的论文识别为重复。
3. 修改表述方式: 对论文中非核心内容进行同义替换或句式调整,降低文字重复率,但需注意保持原意和学术严谨性。
发表过的论文在知网查重率高是正常现象,主要原因是论文已被数据库收录。学术界普遍理解这一情况,关键在于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。
建议作者在投稿前使用查重系统进行预检,确保论文在发表前的原创性。对于已发表论文,不必过分担忧查重率问题,应更关注其学术影响力和引用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