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数据降重?
数据降重是指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对引用或参考的已有数据、图表、统计结果等内容进行重新表述或处理,以避免与原文过度相似,从而降低查重系统的重复率。
这并非篡改数据,而是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,体现研究的原创性和独立思考。
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降重?
- 避免学术不端: 高重复率可能被视为抄袭。
- 通过审核: 大多数高校和期刊对查重率有严格要求。
- 体现原创性: 展示作者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
数据降重的实用方法
1. 数据重述(Paraphrasing)
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原始数据或结论。例如,将“实验组平均得分比对照组高15%”改为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平均得分差异达到15%,实验组表现更优”。
2. 转换数据形式
将文字描述的数据转化为图表,或将表格数据用文字概括其趋势和关键点。反之亦然。
3. 引用并规范标注
对于无法改写的权威数据,应直接引用并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(如APA、MLA等)注明来源。
4. 数据整合与对比
将多个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,比较异同,得出新结论,而非简单罗列。
5. 使用同义词与句式变换
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,替换关键词,调整句子结构(如主动变被动)。
注意事项
- 确保数据准确性,降重不等于篡改。
- 保持专业术语的规范性,避免过度口语化。
- 最终查重前,使用正规查重工具检测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