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AI写作工具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在撰写SCI论文时借助AI辅助生成内容。然而,这可能导致论文在查重时出现“AI重复率”过高的问题。本文将提供一些朴素且实用的方法,帮助您有效降低此类重复率。
问题根源
AI生成的内容基于海量数据训练,其输出的句式、结构和表达方式可能与已发表文献高度相似,即使未直接复制,也可能被查重系统标记为“疑似重复”。
解决方案
1. 深度改写与个性化表达
不要直接使用AI生成的原文。将其作为初稿,用自己的语言和专业术语进行彻底改写。
- 改变句式结构: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,长句拆分为短句,或合并短句为复合句。
- 替换同义词:使用专业领域内的同义或近义表达替换通用词汇。
- 加入个人见解:在描述方法、结果和讨论时,融入自己的分析和思考。
2. 增加原创性内容
在AI生成内容的基础上,补充更多原创性分析和数据解读。
- 详细阐述实验设计的独特之处。
- 深入讨论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局限性。
-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或应用前景。
3. 手动调整逻辑与衔接
检查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性,使用更自然的过渡词和连接句,避免AI常见的生硬衔接。
4. 引用规范
对于确实参考了AI建议或生成内容的部分(特别是数据、观点),在文中明确说明并适当引用相关AI工具(如果期刊允许)。
5. 多轮查重与修改
使用权威查重系统进行多次检测,重点关注被标红部分,针对性地进行修改,直至重复率符合期刊要求。
小贴士: 写作的核心始终是您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。将AI视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,才能产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