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蒙(178年-219年),字子明,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南东南)人,东汉末年孙吴著名军事家、将领。少时依附姐夫邓当,随孙策征战,以胆气称。邓当死后,代领其部,从孙权攻伐,屡立战功。
吕蒙早年不识字,作战勇猛但缺乏谋略。孙权劝其读书,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吕蒙自此发愤读书,涉猎经史,学识大进,由一介武夫蜕变为文武兼备的统帅,深得孙权信任。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关羽北伐襄樊,吕蒙献计“白衣渡江”,伪装病重,推荐陆逊代己,使关羽放松警惕。随后率军沿江而上,智取荆州。
“蒙至寻阳,尽伏其精兵舳舻中,使白衣摇橹,作商贾人服,昼夜兼行,遂使其城不得知。”
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
吕蒙入江陵,安抚关羽将士家属,严禁骚扰百姓,使军心归附,成功瓦解关羽后方。关羽败走麦城,终被擒杀,吕蒙为孙权夺取荆州立下首功。
吕蒙虽出身行伍,然勤学不辍,常夜读兵书,与鲁肃论议,令其惊叹:“非复吴下阿蒙!”此即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典故之由来。
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”——孙权劝学
吕蒙治军严明,善用谋略,兼具勇略与仁德,堪称东吴中期最重要的军事统帅之一。
吕蒙在夺取荆州后不久即病重。孙权为其延请名医,甚至愿以自身福寿相换。然吕蒙终因积劳成疾,于公元219年末病逝,年仅四十二岁。孙权悲痛不已,厚葬之。
吕蒙之死,使东吴失去一位杰出统帅,也埋下了日后吴蜀关系再度紧张的伏笔。